摘要:台灣缺少平價電動車 只要是提到電動車,首先一定是想到特斯拉(Tesla),它也給人一種奢華的品牌形象,雖然其創辦人馬斯克(Elon Musk)近年想打入平價車市,但是供應「量產」上始終面臨大問題。 ...
後續賈后締造的10年和平,跟司馬泰坐居高位有非常大的關係。
79年9月6日,因機械故障墜毀在嘉義大埔地區,1名飛官跳傘獲救。101年2月3日,兩架AT3教練機在南部上空進行操演時,發生擦撞意外,其中一架墜毀於屏東縣春日鄉山區,另一架安返回基地,2名飛官曾國維和張國強跳傘受傷。
104年9月22日,花蓮縣卓溪鄉失聯,9月26日發現機體殘骸,並確認前座少校教官王勁鈞及後座學官中尉黃俊榮殉職。橋頭地檢署檢察官隨後召開臨時偵查庭,開立死亡證明。橋頭地檢署晚間發布新聞稿說明,上午接獲高雄憲兵隊及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岡山分局通報後,檢察長鍾和憲指示主任檢察官李廷輝、外勤檢察官吳正中及國防部調辦事軍法官薛丞芸,與高雄憲兵隊及岡山分局等單位組成專案小組偵辦,並於10時30分許前往事故地點勘驗,檢視教練機殘骸,蒐集現場跡證。103年10月21日,例行訓練時於高雄市梓官區上空發生擦撞,編號0815機飛行員中校教官莊倍源為避免波及民宅,放棄2次跳傘逃生機會撞擊地面殉職。Photo Credit: 中央社 AT-3教練機高雄岡山墜毀,尋獲機體殘骸。
檢方指出,經初步相驗,遺體有部分受損,全身多處骨折且有灼傷,詳細死亡原因仍待法醫研究所鑑定,事故原因仍待釐清。AT-3殉職學官徐大鈞遺體相驗,多處骨折灼傷 (中央社)空軍學官徐大鈞昨(31)日上午駕駛AT-3教練機訓練時墜毀殉職,家屬下午抵達高雄市立殯儀館認屍,徐母頻頻拭淚不發一語。司馬顒這樣的一個親王大將軍,你覺得他收到檄文的反應是什麼?人家征北立刻召集義兵,征西卻是立刻開始討伐「有意響應齊王」的叛賊。
可大家應該在這時候決戰嗎?司馬顒這一招,也算是給大家台階下。登上帝位的是司馬倫,但所有的皇帝詔令,都必須經過孫秀。安撫朝廷內部後,孫秀更挑選了自己的親信,派任給各地親王為輔佐或郡守。文:阿前 魏晉風雲之八王之亂(一):低能晉惠帝能當十年安穩皇帝,全靠賈后的政治手腕 魏晉風雲之八王之亂(二):趙王司馬倫的出運,與孫秀的「好點子」很有關係 八王之亂的第一期,賈后執政維持了近10年,第二期就像開了加速器。
更點起兵馬,準備入京救駕。河北軍瞬間完成編制,成為伐趙一大主力。
收到齊王檄文,司馬穎立刻負責說服冀州與兗州刺史,以及各地縣令郡守。隔年正月,趙王司馬倫篡帝位。三國時代的權相們,可沒有一個敢這麼囂張的。雖然這個篇章叫做八王之亂,小節又是三王伐趙。
當然,朝廷內也有人對孫秀不滿,試圖透過司馬倫的太子,來鬥爭孫秀。但就像齊王阿冏要聯合豫州刺史跟將軍董艾,北方司馬穎作為將軍,自然也不能缺少在地親王,北方親王的部分,就是常山王司馬乂了。西晉雖然「一統天下」,但畢竟本體是曹魏。孫秀安排的,便是通靈司馬懿,創造各種「趙王」應為天子的符瑞。
永康元年3月,賈后殺害已經被廢為庶人的太子。可即使做了各種準備,兩個月後,拯救皇帝聯合軍就組成了。
也正因如此,即使在孫秀充滿懷疑的情況下,司馬冏還是能領到鎮守許昌的要職。征北大將軍司馬穎,與征西大將軍司馬顒,又稱「三王伐趙」。
一到許昌,司馬冏就把監督他的人給殺了。故司馬倫起兵討伐賈后時,大家立場都算一致,所以才能領此重責大任。太上皇這名詞是秦始皇時代啟用的。複習一下,西晉這時候正在進行州郡國合一制。可禪讓是異姓交替,改朝換代。其重兵軍區,仍是以曹魏三大軍區為主。
花了4個月把輿論拱起來,請晉惠帝禪讓,改任「太上皇」。《全軍破敵・三國》資料片〈八王之亂〉,SEGA發行 常山王司馬乂 司馬乂本為長沙王,正是第一期楚王阿瑋的弟弟,由於阿瑋犯罪,阿乂也被牽連,才貶為常山王。
不過,孫秀如果有意見,是直接動手改,而不是「稟報皇上」。而這100年來,中國返古回神話時代,一再上演禪讓的戲碼。
西晉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,就是只有核心宗親,才能出鎮關中。原本愍懷太子的兒子,在賈后下台後,被封為皇太孫,準備當晉惠帝的繼承人,這時自然也要廢掉了。
天子尚在,宗室替之,該要怎麼演呢?阿倫的第一幕僚孫秀,還真有兩三招。於是發明了太上皇這個「禮法地位」給爸爸。劉邦時代,也只是大家必須在典禮制度上給太上皇尊重而已,太上皇本身是沒有任何政治權力的,太后都還比較厲害呢。但那不表示司馬穎就支持你阿倫篡位啊。
司馬冏位在許昌,策反了淮南軍區配合。不過,這場胎死腹中的政變,也只是再次顯示出司馬倫父子對孫秀的信任。
帶頭發出檄文的,乃是齊王司馬冏。司馬顒當下見風使舵,取出齊王檄文,表示自己是來相助齊王。
但非得強調一下,對於軍區影響力最大的人,絕對不是藩國親王,而是各大將軍。但抵達洛陽附近時,終究是慢了一步。
嗯,宰相本來就是這個意思嘛。身為成都王,司馬穎在北方能擁有莫大的實力,就是因為他其實是征北大將軍。特別是齊王冏、河間王顒、成都王穎,這三個兵力強大,又有不滿的傢伙。而這整次齊王之亂能夠成功,非常單純就是另外兩大軍區的響應。
比起曹操寧負天下人,不讓天下人負他,司馬冏更是乾脆,直接就配合孫秀派來的手下,出賣了同謀的潁川王,取下首級,向司馬倫獻上忠誠。所以即使趙王司馬倫不是什麼厲害角色,照輪也可以輪到他出西線。
第一個目標,當然是打那個沒大人在家的趙國。然後聯絡當地刺史,與握有重兵的將軍董艾,一同掀起叛亂,發出檄文。
當年阿乂只是個15歲的少年,苦守常山近10年,收到齊王檄文,阿乂就算揭竹竿也要跟著幹啊。不過的不過,你有沒有發現聯軍共有四王? 因為征西大將軍司馬顒雖是河間王,但本意不在討倫。